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破冰前行茧化蝶——巴中经开区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24-06-13 09:36来源: 巴中日报浏览:字体:[  ]背景颜色:

青春毕业季,6月4日,一场别开生面、热血沸腾的“拉歌快闪”活动在西华师范大学附属巴中实验中学举行,现场师生深情演唱《感恩的心》《同桌的你》《荷塘月色》《老师,我总是想起你》《我相信》等歌曲,台下掌声雷动,气氛热烈,全体师生共同为高三、初三学子减压。

教育,寄托着学子的梦想,承载着家庭的希望,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近年来,巴中经开区坚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从更高层面、更广维度系统思考、谋划、推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

高投入建校 实现在家门口上学

“看着女儿开心地跨入校门,那一刻心里最踏实。”巴中建丰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部主管李飞烈,坚持送女儿李晓荷上学,是他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2021年,李飞烈从深圳回到巴中,进入巴中建丰新材料有限公司上班,成为公司首批聘任员工,因其在建材行业丰富的工作经验,两年多时间便从公司生产部普通工人晋升为部门主管。

事业蒸蒸日上,但有一件事情一直压在李飞烈的心头。女儿在老家上学,将女儿带在身边成为他和妻子最大的心愿。“当时担心上不了这边的学校,我和妻子都曾考虑辞职回老家,到附近上班。”李飞烈回忆道。

得知李飞烈的情况后,公司外联部立即与巴中经开区社会事务局对接,该局随即主动联系李飞烈准备相关资料,联系就近就读学校。将就业合同和转学申请书交到巴中经开区社会事务局后,李飞烈很快就收到兴文小学通知。

“当时已经8月份了,离新学期开学不到一个月,时间非常紧。学校那边来电话通知报名后,我们非常激动。”李飞烈说,前前后后经历了1个多月的等待,听到孩子转学读书有着落的消息时令他尤为难忘。如今,孩子学习成绩优良,老师的倾心付出、学校的贴心关怀,李飞烈看在眼里,心中暗自庆幸回巴中是对的。

“大女儿已经在小学读了两年,小女儿准备明年上幼儿园,公司附近就有3家幼儿园供我们选择。娃儿在身边,我们也有更多时间陪伴,工作起来没有后顾之忧了。”李飞烈说。

高投入,重落实。巴中经开区牢固树立“新区发展、教育先行”理念,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和使命担当,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从科学布局、系统谋划、开放合作,到规划落地、资金投入、资源配置、要素保障等各个环节,高投入、高起点、高标准压茬推进,加快建设优质教育聚集区,努力打造区域教育新高地。

扩区移位以前,辖区仅有2所中小学,师生共计1700余人。2011年扩区移位以来,巴中经开区累计投入10.32亿元发展教育,目前,辖区内共有学校17所,其中高等学校1所、中学2所、九义校1所、完全小学3所、十二年制1所、幼儿园9所,在校学生3.06万余人,教职工2985人。在教育体系上实现了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全覆盖,形成公办、民办协同发展的教育格局。其中,辖区公办学校分别为巴中中学兴文校区、西华师大附中、兴文小学、西溪实验小学(西溪校区和白塔校区)、黄家沟实验小学、奇章小学、巴中经开区示范幼儿园(含西锦幼儿园、东锦幼儿园、福锦幼儿园3所);民办学校分别为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以及6所民办幼儿园。

随着巴中经开区人口的快速集聚,根据巴中经开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方案,还将规划新建小学5所、中学3所。即兴文片区规划小学1所、时新片区拟新建小学2所、奇章片区规划小学2所;时新片区规划中学1所、兴文片区规划中学1所、奇章片区规划中学1所。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是巴中经开区在创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历史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担当,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巴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杰如是说。

高标准办学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新时代,新担当。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教育事业的核心精神。

巴中经开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条“生命线”,紧扣“师德树形象、质量求发展、特色创品牌、创新显活力”发展思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化教育数字化转型,以“科技、创新”文化内涵打造教育阵地和校园环境。

——开展入学教育,实现幼升小无缝衔接。2021年3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幼儿园和小学需做好科学衔接,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向小学生活过渡。

5月11日下午,辖区幼儿园组织大班幼儿前往辖区部分小学参观硬软件设施,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小学生活,感受不同的校园文化。高大的教学楼、漂亮的操场、新奇的实验室,还有别致的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目之所及的一切都让孩子觉得新奇。

走进巴中经开区黄家沟实验小学,校门口钥匙和书本样式的雕塑映入眼帘,寓示着读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雕塑底座,刻有“德育全人、智创未来”八个大字,这就是该校办学理念。黄家沟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将入学教育写进课程表,入学教育让学生对新学校、新同学、新社团、新学科有全新的认识,通过实施入学适应教育,最大程度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节奏。

——打造特色学校,突出“一校一品”。开齐开足艺术学科课程,设计“1+N”课后服务项目,组建学生特长社团,创新“拓展+托管”德育课程。西溪实验小学秉承“博雅@智慧+”办学理念,以智慧教育为办学特色,构建“一核心、ZHI课程、N空间”育人模式,初步形成博雅智慧教育和艺体特色示范学校发展格局。致力于理念、课程、空间的创新融合,应用智慧的手段培养智慧的学生,从“知识技能”转向“智慧学习”,建设智慧教学、智慧安防和智慧管理深度融合的数字校园新生态。通过近十年的发展,全区初步形成了“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基础教育发展品牌。

——以德育为主线,开足上好思政课。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讲好巴中红色故事。兴文小学以“红色文化”和“廉洁文化”为依托,以“传承”为抓手,紧紧围绕“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条主线,让红色文化进课堂。建立红色浮雕、红色文化展馆、红色劳动教育基地、红色文化系列课本,打造红色校园、开展红色活动、实施红色课程,让红色基因入脑入心。巴中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建立红色校园+红色故事、红色符号、红色阅览室、红色景观、红色文化协会等九个融合,推动革命老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开展体质强身,实施体育固本行动。学校坚持健康第一,实施体育固本行动。新建和改扩建运动场8000余平方米,全面治理体育运动场所安全隐患;以创建体育示范校为标准,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校校有特色、人人有参与;针对性招引体育专业教师9名,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健全监测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西溪实验小学成功入围2023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认定名单。

——实施校际联动,建立协同育人联动机制。辖区直属学校先后与浙江丽水经开区一小、成都实验小学、重庆江北区鲤鱼池小学、成都天府新区煎茶小学等省内外知名学校结对,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学术交流、名师互派、跟岗锻炼等形式,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建立“四川省王仕斌名校长工作室研修点”“四川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9名教师加入名校长和名师工作室,培养40名学员,为巴中经开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常规管理,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用制度管人、用制度治校,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率,全面提升治校管校水平。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十百千万”工程,每学期组织辖区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加强学校安全防范,成立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到学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交通安全、防校园欺凌等专题讲座,举行消防、抗震应急逃生、防溺水应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会同辖区派出所、交警、家长志愿者和学校建立“护学岗”,扎实推进学校安防建设。截至目前,学校安全防范建设已达到“6个100%”标准。

公平而有质量,成为教育发展的时代抉择。正是在创新发展的推动下,巴中经开区教育质量和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激发教育事业的内生活力,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开拓了广阔的渠道。近年来,辖区中小学校先后荣获教育部关工委主题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四川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四川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巴中市文明校园、巴中市“四质工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高质量育人 赋能学生增智成才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巴中经开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双减”要求,以“四质工程”为抓手,以“有智有为,乐学乐创”为育人目标,着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巴中中学兴文校区按功能设置教学、生活、运动区域,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舒适,远离网吧等娱乐场所,实行封闭式管理,是众多有志青年求学成才理想之地。在学校发布的2024年高中招生简章中,兴文校区今秋高一计划招收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和强基班学生合计100人。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1个,实行小班化教学;强基班2个,每班36人。据该校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与强基班按3年总体规划,同步建设、动态管理,贯通式全链条开设强基课程和思维拔尖课程,实施“本校名师+专业教练+大学导师”“三师制”教学,个性化“定制式”培养。

西华师范大学附属巴中实验中学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做法,从时间安排、教师担当、课后服务、家校协同等方面不断深入推进“双减”与“五项管理”政策落实,全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该校校长唐渊表示,一是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赋能体质强身;二是大力宣传“双减”要求,赋能家校联动;三是详读精研课程标准,赋能提质增效;四是精讲精练核心素养,赋能思维拓展;五是精心设计作业内容,赋能慧质筑基;六是精心组织课后服务,赋能潜质发掘;七是全力缓释学生焦虑,赋能心理健康。

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秉承“仁德志譞”的校训和“六会一长”(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会创造,有特长)的育人目标,致力课程建设,促进多元发展。该校校长闫守智介绍,从2015年建校的19个教学班、780余名学生,发展到现有教学班120余个,学生5000余人,已形成教育专家引领、首席教师把关、骨干教师支撑、教坛新秀促发展等四个层次的师资团队,全国首创“修身班会课”,形成了“导师制”“养成教育六到位”等行之有效的育人机制。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是巴中经开区第一个签约并投入使用的项目,也是巴中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设教育学院、医学院、理工与经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职学院等五个二级学院,开设有37个普通高职专业。“近年来,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超过90%。”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伟介绍。

优质教育资源的聚集,将有效推动人口的聚集,而人口的聚集又将推动相关产业的聚集。巴中经开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聚集,一条优质教育产业链已逐渐形成,有力地助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我们通过开放合作提质赋能,全力发展从幼儿园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全龄段高质量教育体系,确保惠民教育持续‘加码’,为入驻园区的招商引资企业提供更高标准的公共配套服务,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到巴中经开区发展创业。”巴中经开区社会事务局局长隆成先介绍。

在启航新时代的号角声中,巴中经开区的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百花满园,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