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2019-05-22 16:11来源: 巴中经开区作者:冉熹浏览:字体:[  ]背景颜色:

  这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这是一首久久传唱的文明之歌,这是一群人与一座城的闪耀梦想……去年,我市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从拿到参评“门票”的那一刻起,380万巴中人就在为迈入“全国文明城市”的大门努力着。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创建的脚步未曾停歇。2018年是我市启动新一轮创文工作的首年。一年来,全市上下重整行装、理顺机制、创新举措,以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毅力,共同谱写了一曲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动人乐章。

  内外兼修 追求文明高度

  2018年3月13日,我市全面开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征程。这一天,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表彰暨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表彰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安排部署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激励动员全市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这一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决策部署,真抓实干、积极作为。

  领导示范强化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创文指挥部和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十大专项工作推进小组,先后召开了市文明委全体会议、“百日攻坚”启动会和多次专项工作会、专题协调会,深入一线查找问题、解决困难,坚定了全市上下共创全国文明城市的信心和决心。

  健全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在本轮创建之初,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协调推进、市民参与、调研督查、激励问责机制,先后出台“40工程”、绩效考核、创文包保、百日攻坚等系列工作方案。巴州区、恩阳区、巴中经开区和市级相关部门也建立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构建了市、区、街道、社区、居民小组统筹联动的五级创文体系。

  突出重点强化基础建设。以“40工程”中的“十大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为重点,坚持强基础、补短板,从街道提升到巴河治理,从设施完善到到功能配套,从园林绿化到环境保护,从背街小巷整治到老旧小区改造,集中建设了一批利长远、惠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切实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文理念,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工作落实强化各方联动。按照创文指挥部的部署要求,坚持主管部门牵头抓、职能部门分头抓、三区担当主责具体抓,形成了履职尽责的强大合力。市区各部门根据职能职责,充实创文力量、制定具体举措、保障工作经费;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有效提高了市民对创文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度和满意度。

  高举大旗 推进志愿服务

  参与爱心助学家访活动60余次;看望慰问社区老人、孤寡老人、敬老院老人100余人;帮扶贫困家庭、残障人员10余人……一组组数字,记录了温超琼送出的一次次温暖。她是巴中经开区时新街道办事处民政办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爱心助考、走进残障人员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家、帮扶癌症村官大学生张雪梅等公益活动,几年来累计捐款捐物2万余元。心存善意,温暖他人也快乐了自己。

  这只是我市大力推进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

  2018年,巴中以文明创建为契机,大力培育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健全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夯实志愿服务工作基础,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实现了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全覆盖。全市注册志愿服务组织995支,注册志愿者12万余人。

  制度建设更加完善。积极组织开展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培训,出台《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实施意见》,印发《关于调整全市志愿服务总队的通知》《巴中市2018—2020年全面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志愿服务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志愿服务日益常态。积极组织开展“暖冬行·爱传递”“一对一品质助学”“文明登高”“城市因我而文明——衣旧有爱”“大爱清尘·益呼百行”等主题活动。为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组织动员各志愿服务支队深入街道、社区开展整治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活动1500余场次。各志愿服务支队围绕重点节庆、节日开展“精准帮扶·助力脱贫”“红红火火过大年”“文明祭祀”“关爱留守儿童”“爱老敬老”等志愿服务活动896场次,惠及15万余人。

  从小做起 持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2018年11月6日下午,全市2018年“巴中好人”“新时代好少年”暨巴州区第四届道德模范发布仪式在巴州剧院隆重举行。抱着妹妹上学的杜小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蔡双泽、稚嫩的肩膀有担当的杨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了证明了什么叫年少有为。

  这一年,我市扎实开展主题活动。“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展开;全市共评选表扬市级“新时代好少年”15名,王和平、邱丽两位同学被评为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

  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以清明节、“六一”儿童节、端午节等为契机,积极开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歌咏比赛等主题活动。收集童谣100余首,2首荣获四川省优秀童谣作品二等奖。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举办中华经典诵读会150场次;大力推行中华武术进校园,巴师附小武术队8名参赛队员在省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中获金牌4枚。

  开展“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农村—学校—家庭”活动模式,组织中小学生到科普教育基地、绿色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小种植、小养殖实践。平昌县小学生袁祯阳在第32届四川省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科技新苗奖。

  开展“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和专业志愿者深入学校开展教育宣传活动87次,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通过面询、授课、网络、电话等方式开展心理辅导1200余次。

  推进文明校园、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建设。全市成功创建全国、省、市文明校园58所。

  厚重文化 打造灵魂内核

  一座城市的高度,不仅来自于林立的高楼、宽阔的道路、繁华的街区,还取决于思想文化的高度。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我市通过积极抓创作出精品、抓服务惠民生,不断发挥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品位,为文明城市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这一年,全市建成退出贫困村文化室168个、应急广播平台1个、广播村村响200个、电视户户通工程25348户,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8152场次;建成首批9个城市书房及南江县金碑村等14个村史馆;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300余场次;成功申报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1个,启动全国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项目1个;开展“回眸40年·拥抱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诗歌朗诵活动等系列全民阅读活动,有力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文艺精品屡获佳绩。曲剧《望红台》选段四川扬琴《守望》获得2018年第十届全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系全省唯一、巴中首次。突出重大现实题材,创作了反映脱贫攻坚的话剧《滴灌》,成功参加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四川站)。成功举办第六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创作演出了大型民族歌舞《巴山恋歌》;提升打造民俗音画《下里巴人》,在白衣古镇驻场演出。开展“精品剧目进巴中”,先后引进波兰肖邦天鹅湖、《麻乡约》等精品剧目15场次。

  以文明素质提升为方向,以城市风貌改善为抓手,以惠及民生为根本,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助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脚步坚实而有力。

  文明,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和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心怀梦想的巴中儿女必将以更加高昂的姿态、更加文明的力量,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自信迈进。